14岁懂社会 - 《不要忽视你的心理世界》读书笔记
14岁懂社会 - 《不要忽视你的心理世界》读书笔记引言趁热打铁,从[]这篇读书笔记压抑的文字中跳出来,这一本书从精神层面,讲述了大脑“宕机”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表现,介绍的内容更像是科普,但是感觉作者有很多想说不敢说的东西(比如日本校园暴力),所以其实也挺可惜的。介绍主要是介绍人类心理问题方面的书,比较科普向,这本书不止一个作者所以章节划分上会看到完全不同的风格,有时候可以看到笔风和思路突然转变也不需要觉得奇怪。整个写作看上去确实挺奇怪的,但是幸亏两位作者都是精神科的医生,个人猜测两人是校友?看介绍分别在不同的精神专科医院任职,但是本书是以科普向为主,拆成两个人写的障碍并不是很大。个人评价科普向的一本书,有部分沉重话题,但是作者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作者安利了几本书名有点意思的书,这里也一并做一个笔记:[*]《麦田里的守望者》
[*]《人间失格》(看过)
[*]《曼波鱼大夫航海记》
[*]《爸爸是快乐的躁郁症患者》
摘录
[*]一旦注意力被充满诱惑和无意义的事物夺走,那么我们似乎和神经性节食和神经性厌食者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要修复心理创伤,最为重要和有效的反而不是转移注意力,而是要在引导下不断的回忆痛苦的每一个细节,这很残忍,但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
[*]年轻的时候看看边缘文学挺好的,但是不能过于深究,否则容易陷入“中二病”,比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人间失格》、《新福音世纪战士》。
[*]抑郁症确实是一种难以自我控制解决的病,但是外力的干涉通常又是无效的,最终还需要从自我困境中走出,把自己从石头中“搬出去”,大概是这个感觉。
[*]成年人很多时候在不该复杂的地方复杂,在该复杂的地方却显得十分“单纯”。
[*]不成熟的人选择死去,成熟的人选择卑微的活着。
关联知识
[*][[《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发散思维:专注思维像是电玩城里面的推硬币的机器,我们要获得游戏币就必须在合适的时机把硬币塞入并且让硬币推动底部的硬币推出
[*]专注思维:发散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盘松散的棋盘,同时发散思维也不用指望能做复杂的思考,但是想要学习新事物,那么你不能陷入专注思维,而是要进入发散思维。就好像学开车一样,大部分学习时间你是实际上是在脑海中演练完成的。
[*]《麻辣教师》真人版(仅第一季):安利一部中午下饭剧。
[*][[《活下去的理由》读书笔记 - 审视灵魂]]:抑郁症患者的真实笔触,作者的一些人生建议十分有意思。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人生状态与人生坐标]]:了解什么是心理医生,如何解决抑郁症问题,平等的陌生人,有时候才能解救自己,有点类似双向照镜子。
思维导图链接地址:https://www.mubucm.com/doc/2CuKHoSuPMRhttps://adong-picture.oss-cn-shenzhen.aliyuncs.com/adong/202209160651020.png下面,笔记正文部分开始。“慢”于这个世界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人在社会交往和社会环境中,逐渐适应并且习得社会本领。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总有人会存在无法适应生活的时候,所以这个世界会根据人的发展障碍进行划分。发展障碍并不是指停止发展,而是在某种情况下的部分能力没有得到发展,所以不能把发展障碍作为障碍的关键,但是就和第一印象一样,一旦和这一类人划分了“差别”,歧视也就出现了。发展障碍、发展迟缓(Developmental disorders),也称心理发展障碍,是一类儿童学习障碍和相关的发育障碍的总称。其包含特殊性发育障碍和广泛性发育障碍。发展障碍被归类主要的四类:智力障碍(MR),学习障碍(ID),注意力多动障碍(ADHD) 和广泛性障碍(PDD)。学习障碍和智力障碍总是被划分到一起,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能经过社会环境或者思想教育,获得自然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并且正常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同时智力和学习障碍总是会被IQ智力划分标记,所谓的IQ划分是对于发展障碍者的不尊重体现,这会是的智力和学习障碍自我设限,并且让发展障碍者更加的阻碍自身发展。ADHD(多动症) 患者也是属于发展障碍的一种,因为多动症会带来麻烦,他们无法注意力集中,如果让他们安静呆着是一种痛苦。对于多动症患者而言,所产生的现象是虽然会劝阻指导却依然不予理,大部分家长都是如此处理,企图让孩子“自我解脱”。大脑袋奖罚机制以及执行系统无法正常运作也是多动症患者的一大重要原因,所谓的执行系统是脑内网络利用奖赏机制,鼓励大脑作出行动的一种系统,基于这样的种种原因,多动症患者行为怪异并且难以理解,多数情况也会被同龄人讨厌。广泛发展障碍(PDD),所谓的广泛发展障碍指的是在日常情况中出现的自闭症患者,他们缺乏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想象力,所以经常会固执的盯着某样物品发呆,自闭症本身是无法治疗的病症,只能通过部分药物缓解不受控制的想法。自闭症患者还有一项特点是阿斯伯格综合症,它起源于一个实验,同时以实验作为指导,可以看到阿思伯格本身的名字,要比实验的故事来源要更为广泛流传。阿斯伯格综合症和自闭症的区别则是在轻重程度上的区别,通常情况下很难被他人察觉,他们所体验的仅仅是轻微的差异化。1944年,他在研究中首度记录具有缺乏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同侪间表露低度同理心、举止笨拙等情形的儿童,但因为论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语发表的缘故,因此并未受到注目最后,广泛发展障碍是针对自闭症患者不同表现总称。实际上所有的“发展障碍”都不是真的障碍,都有治愈的可能,但是“认同障碍”却是难以磨灭的障碍。隐蔽族隐蔽族解释什么是隐蔽族,隐蔽通常是逃避学校或者社会的人,这些人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挫败和孤独,也有借着啃老的名义进行躲避隐藏。隐蔽族虽然不希望得到关注,希望其他人可以放任自己不管,然而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我想都应该知道这是在说反话。人是很矛盾的集合体,在长久的隐蔽中会发展出隐蔽的高自尊,和自我安慰以及最低程度的自信,由于自信的缺乏导致了隐蔽族更加乐意为自己隐蔽感到安慰。对于青少年隐蔽族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关注去看待这一类人,用至少半年的时间关注让其进行恢复,这种方式有点类似让执行者本身自我解决问题,但是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变化,只在无法自我缓解的情况下通过外力治疗。不过话说回来,隐蔽者啃老虽然不齿,但是他们通常不会带来社会危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隐蔽者也需要依赖他人才能隐蔽,或者依靠隐蔽也可以独立生存的境遇。奇怪的是欧美发达国家隐蔽者非常多,他们的观念会让孩子在特定的年龄被强制逐出家门,所以外出暴露无家可归的人会显著增加,这样的人既然无法成为隐蔽族,很容易走向歧途,并且容易成为社会危害成为另一种“隐蔽族”。总之没有任何事情只有坏的一面,隐蔽者通常会保护自我,虽然看上去可耻和让人生气,实际上他们都是乖宝宝,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隐蔽者放任不管或过分强制对待,都是错误的处理方式。社交恐惧社交恐惧通常是由于网络以及隐蔽带来了未知社会生活的恐惧,因为社交恐惧导致的隐蔽者数量可观。比起社交恐惧这些被广泛讨论的话题,我更关心隐藏在学校的种姓制度和校园暴力的黑暗面。社恐本应当是不合理的事情,在现代互联网社会却“稀松寻常”。然而躲在冰川之下的真正阴暗面却并没有得到关注,甚至是默许和认可,比如因为校园暴力带来的“社会恐惧”是时有发生的,这样的人往往会有一辈子难以释怀的心理创伤。我想作者没有对于校园暴力开展只是简单提到显得有些费解,或许是考虑到不想把写给青少年的书写的过于黑暗,实际上日本的校园种姓制度非常严重,团体之间甚至会划分出明显的上下层阶级,然而却是被默许的存在。向日本学习的大国,不加以控制,也同样容易步入后尘。我很喜欢真人版《麻辣教师》(仅第一季)的老师,虽然是一部老剧,但是看到教师为了被遭到冷暴力学生出头,坐下来以朋友的方式和学生交流烦恼,我认为这才是校园教师该有的样子。顺带一提,作为男生的我都觉得男主真的好帅,各种意义上,总之看了这部片你就会明白。非常推荐大家去看看这部日剧,十分积极和正能量,本身也是偏搞笑的电视剧,适合作为中午开饭的时候下饭剧。在名为校园的象牙塔下面显露的是社会生活与真实,一旦接触校园的阴暗面,不自然的会对于校园暴力屈服,也就自然会出现社交恐惧,或者成为隐蔽者逃避学校本身。所以隐蔽者看似恐惧与他人相处,实际上很多“受害者”情况下到是类似校园暴力这样不存在的黑暗手一手造就的。然而这样的现象在却被“复杂”的大人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进而出现了“受害者全责”的说法,“都是孩子,要给孩子未来”,这样的声音屡见不鲜。所以成年人很多时候在不该复杂的地方复杂,在该复杂的地方却显得十分“单纯”,人真是奇怪的生物。个人作为差点受到校园暴力的人,对此有深刻的记忆和体会,如果真实经历这样的阴暗校园生活,或许现在的我会完全是另一种性格。作者没有讨论有关校园暴力更多的话题,只在社交恐惧篇章的最后一页提到。儿时的心理创伤是一辈子抹不平的,很多时候“慢”于这个世界的人并不是天生的,后天因素也占据了不小的比例。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通常指的是比标准的体重更加轻,是因为个人的强迫,或者说缺乏自我已经很瘦的自我意识。神经性暴食:指的是明知道自己暴饮暴食,但是控制不住自己,在暴饮暴食之后却又会通过各种运动让自己回到之前的状态。神经性暴食者过度控制饮食很容易转化为神经性厌食,反之亦然。两者看起来是相反的,但是从根本上这些问题都是属于发展障碍,也就说根源其实都是来自于对过去的恐惧,以标准体重视为变胖的神经性厌食者,以暴食之后恐惧变胖的神经性暴食,都会产生身体的变化以及心理的急剧变化。对于这两类人都属于非常严重的发展障碍,是无法自行调节进行恢复的,都属于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减肥或暴食给“控制住”的情况。应对暴饮暴食通常需要外界的强力干涉或者试图转移注意力才有可能自愈,这些内容看起来都和正常人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观察暴饮暴食和神经性节食的人会发现这实际和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有关联。比如认为无法控制自己,想到一件事情之后就必须立马去做,或者一开始就无法结束,这两种状态看似是行动力高的体现,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比如想要打游戏立刻产生了逃课去网吧的冲动,进而沉迷游戏和控制,由身体控制了大脑,所以有时候知道自己不该干什么比想想自己该干什么更重要。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发现,一旦注意力被充满诱惑无意义的事物夺走,我们似乎和神经性节食和神经性厌食者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不要羡慕行动能力强的人,有的时候因为反应过快往往会陷入另一种被动境地,适当放慢速度才能更好的享受人生,解离症什么是解离症,所谓的解离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状态下的一种“离魂状态”,很多情况下新人开车、阅读,专业手工维修等场景下,很容易进入这种专心致志的状态,虽然高度的注意力集中能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高度凝聚的注意力很难坚持。在高度凝聚注意力的时候做超过一件以上的事情通常会非常危险,比如开车的时候打电话会导致暂时的解离,人会像是CPU一样不断的切换“上下文”,所以很多时候“无法反应”酿成的祸害,这样是由于解离症状带来的影响,解离状态下很难注意到周遭的情况。合理的利用解离症,这样的道理可以在《学习之道》中的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中找到一些思路。在《学习之道》中介绍的专注思维,就是我们全身贯注的专心于一件事情下的状态,而发散思维则更像是类似我们散步,走路或者日常生活中必须做某事的情况下,利用“外脑”自然习得本领。比如学车的时间可能每天只有一个小时,学车的时候是高度集中的,但是之后在坐车吃饭放松的时候,你的脑海实际上在不断的演练和播放学车做的不好的地方的某一个片段,进而自动的掌握技巧,在下一次操作的时候修复。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结合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有了“番茄学习法”这样的定期休息的方法,因为劳逸结合从祖先开始就已经传下来的一种本能。忘了介绍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了,这里偷个懒,用个人之前记录的笔记解释一下专注和发散思维的区别:专注思维:专注思维:书中提到了叫弹珠机的概念,但是并不是很好理解,这里我换了一个概念,大家可以认为专注思维像是电玩城里面的推硬币的机器,我们要获得游戏币就必须在合适的时机把硬币塞入,并且让硬币推动底部的硬币推出,而上面一个个整齐的杠杠则是一种紧凑的机关,而硬币在上面进行游走,而我们在进入专注模式的时候就会像是注重硬币滚动的过程,专注模式就是一种 注重过程 的思维模式,同时专注模式会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并且提高注意力,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会极大的消耗意志力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和专注思维相反,发散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盘松散的棋盘,同时发散思维也不用指望能做复杂的思考,发散思维更像是一种“潜意识”的唤醒,它的关键作用在于如果你想要学习新事物,那么你不能陷入专注思维,而是要用发散的思维从全局看待问题。 比如你要看一场球赛的胜负不能只盯着一两个球员的精彩表现,而是要关注整个队伍的配合和状态。暴饮暴食和厌食同样可以认为是一种解离。而在后续讨论的解离多重人格个人并不是十分有感触,因为多重人格甚至连身为精神学专业的作者也直言自己也不是很确定,既然作者作为精神医科专家都不敢论断,那么这里个人通用不对多重人格做过多讨论。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是因经历或见证恐怖事件而引发的心理健康疾病。症状可能包括幻觉重现、梦魇和重度焦虑,以及无法控制地想起某事。对于受过重伤或者经历过一生难以忘记的创伤之后通常会带来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回忆,而心理创伤是经常性的回忆痛苦的过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通常在引发创伤事件后的前三个月内开始,但也有可能要到数年后才会开始。在典型的情况下,患有 PTSD 的人会持续回避与创伤相关的想法和情绪,或对创伤事件的讨论,甚至可能对事件失忆。然而要修复心理创伤,最为重要和有效的反而不是转移注意力,而是要在引导下不断的回忆痛苦的每一个细节,通过不断的反复撕开伤口来淡化对于痛苦回忆的感知。虽然有些过分,但让失恋者走出失恋的痛苦最有效的方式不是逃避回忆,而是不断回忆痛苦和快乐的过去,通过不断的回想记忆会像肌肉一样不断的打碎和重合,最终帮助痛苦的人走出过往。所谓时间能抹杀一切情感,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与此对应的,过去的笔记中[[《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人生状态与人生坐标]] ,这本书揭开了了心理医生这个神秘职业的面纱,通过专业的心理医生和患者对话的形式,帮助患者找到内心真正的心结,并且帮助患者找回正确的心理状态。国外对于心理健康存在一套完整的医疗体系,也有专业的调理机构,这在国内是没有的,令人惋惜。但是任由时间的长河磨平一切是不可能的,就如同民族仇恨无法磨灭一样,不是所有的伤口都和感情创伤一样逐渐被愈合(感情创伤也一直会留下伤口),也不是所有的创伤都应该遗忘,牢记历史,才能不忘初心。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强迫自己但是又不得不强迫自己的病,因为“切身感受”带来了最深刻和直观的体验,也可以认为抑郁症是无法适应让自己适应事物变化的一种病。既然自身无法适应,那么抑郁症同样很难被外界干预,患者时常不得不伤害自己的同时伤害身边亲近的人,要理解和包容抑郁患者很难,所以通常抑郁症患者都十分孤独。抑郁症诞生于某种特殊的体质和性格,这通常发生在一些特殊体质的人身上。当自我营造的秩序被破坏,却又不懂变通的时候,抑郁便会像是洪水一样袭来无法阻挡。抑郁症就像是《Who Move My Cheese》里面不敢变通的Hem一样,逐渐陷落在自己的地盘。解决抑郁症就像是把自己从“自我”中搬离出去,而关于抑郁症的讨论由于个人对于书中关于如何治疗抑郁不太懂,书中介绍了大量的医学知识,而个人对于抑郁的症状种种并没有过多兴趣,所以跳过。抑郁症让我回忆起了[[《活下去的理由》读书笔记 - 审视灵魂]]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在这份笔记中,介绍了有关真实抑郁症患者的心路历程,所以与其看作者如何处理抑郁症患者,不如真实走进抑郁症患者的文字,切身感受一下文字的力量更来的直接一些。抑郁症确实是一种难以自我控制解决的病,但是外力的干涉通常又是无效的,最终还需要从自我困境中走出,把自己从石头中“搬出去”,大概是这个感觉。文学中的“人格障碍”边缘文学指的是完全纯粹和干净的文学,从字面来讲,边缘文学即不被重视的文学,不入主流的文学。对于目前而言,简单地说,是在中国日渐浮躁的社会下被冷落的纯文学。这里作者介绍了边缘文学(或作品)的几个代表,分别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人间失格》,以及作者认为的边缘文学的的另一种巅峰,不过答案居然是动画《新福音世纪战士》(EVO),影响了一代人的作品。上面的作品中个人只看过《人间失格》,我是在高中时期阅读的这本书,只是对于《人间失格》中作者亦正亦邪的人格令人费解,以及书中作者通过”欺骗“换来的感情有些不齿。坦白来说我没有看懂这本书,只有可能在心情大好的时候再重读这本书,作者推荐年轻的时候拜读一下,有助力理解边缘文学。《麦田里的守望者》个人也没有看过。作者提到这里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不成熟的人选择死去,成熟的人选择卑微的活着”,这句话的理解是“为了生存,妥协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成长每个人或早或晚都能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所以年轻的时候看看边缘文学挺好的,但是不能过于深究,否则容易陷入“中二病”,边缘文学保留了纯粹和美好,但是和《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面说的话一样,迟早有一天梦会醒来,生活依旧要继续。躁郁症和统合失调症躁郁症要比抑郁症还要严重,指的是对于同一个人,有时候表现狂躁,有时候表现抑郁,躁郁症最为典型的人物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因为传奇般的经历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他患上了十分严重的躁郁症。躁郁症的表现还有些类似于人格分裂,但是比起单向的遭遇症,双向的更为常见,年轻人也更容易患上这种症状。与躁郁症对应的是统合失调症状,多发于15到30岁的青年,属于年轻人的病?下面摘自维基百科。思觉失调症(英语:Schizophrenia)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其特征为患者出现语言混乱、异常行为,以及不能理解什么是真实的。日本、台湾曾以希腊字根直译为精神分裂症(现台湾为思觉失调症,日本为统合失调症) 。常见的症状包括错误信念,不易了解或混乱的思维,听到其他人听不见的声音,妄想、幻觉、幻听、社会参与和情绪表达的程度减少,以及缺乏动机 。思觉失调症患者通常伴有其他心理上的健康问题,例如焦虑症、临床抑郁症或药物滥用障碍。症状通常逐渐地出现,且一般在成年早期开始,并持续一段长时间 。这里补充一点英语知识,Schizophrenia 这个单词的起源,起源自德语 Schizophrenie (1908),由瑞士精神病学家 Eugen Bleuler (1857-1939) 创造,源自希腊语 skhizein 的拉丁化形式“分裂”(源自 PIE 词根 skei-“切割、分裂") + phrēn (属格 phrenos) "heart, mind" (因此 phrenes "wits, sanity")。下面是这个单词的解释:1909, a broad term for a range of more or less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nvolving a breakdow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ought, emotion, and action; literally "a splitting of the mind," from German Schizophrenie (1908), coined by Swiss psychiatrist Eugen Bleuler (1857-1939), from Latinized form of Greek skhizein "to split" (from PIE root *skei- "to cut, split") + phrēn (genitive phrenos) "heart, mind" (hence phrenes "wits, sanity"), for which see phreno-.这部分内容的后半部分比较学术化,个人没有更多兴趣,简单了解科普一下即可。小结这本书介绍了各种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出现的精神疾病,由发展障碍这一个话题引出了人的各种发展障碍,比如小儿麻痹和近几年被滥用的PTSD。有意思的是有不少的名作家都有发展障碍,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写出伟大的作品,而有时候这种发展障碍反倒成为他们的形象和标志。我个人觉得这样看待伟大的作家是十分过分的事情,因为人们崇拜天才,所以自然认为天才身上的事情无论好坏都有着某种“光辉”。人格障碍中并不是只有笔记中介绍了的这么多,而是因为看书时间久远,让我记忆深刻的反倒只有文学中的“人格障碍”,没有想到总之,偏科普向的一本书,虽然有沉重的话题,但是作者并没有过多展开,当然也是因为两个作者加上篇幅很短的缘故,实在是不能塞下太多东西。不过两个人凑一起写一本200页还是A5大小的书,总感觉有种大神带小弟的感觉。写在最后科普轻松向读物,14岁懂社会写了将近7本读书笔记了,值得赞赏的一个系列。
页:
[1]